NEWS最新资讯

业界动态

该重新认识山东轮胎了

2023-05-25  


  得益于地理位置、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,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,山东轮胎工业不断壮大。与此同时,由于其“野蛮生长”的发展方式,导致很多国人对山东轮胎的印象是“低质量、廉价、服务不好”。

  但其实,在早几年前,山东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,先后推出多项政策助力山东轮胎产业健康发展,再加上山东轮胎产业自身也发展到了聚集性阶段,政府鞭策加上市场的自我修成,山东轮胎早已经不是之前的样子了。
 
为什么要重新认识山东轮胎?

1、多家企业已经拥有生产高品质轮胎能力

  目前,很多山东轮胎企业已经打好自己的品牌矩阵,5月15日-17日的广饶轮胎展上,多家轮胎企业都带着自己的拳头产品参展,也有的轮胎企业在广饶展上发布了新品。

  比如,赛轮集团携旗下多款液体黄金轮胎新产品惊艳亮相:永盛橡胶携带“永盛”、“乐泰乐”、“吉祥”等多款轮胎品牌产品亮相展会。展出的Rotalla Setula S-Race EV01轮胎前不久荣获了国际2023iF设计奖:双星隆重推出轮胎行业的“黑科技”——“增力轮”。

2、山东轮胎80%出口到海外,受欧美国家青睐

  根据5月17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广饶展成果新闻发布会,今年的会议合同额突破219亿元,比去年增长9.7%。其中,轮胎品牌海外推广活动—俄罗斯专场活动实现中外“一对一”对接330余场,达成意向金额23亿元。

  欧美人都喜欢用中国轮胎在轮胎圈已经是公开的事实,曾有一项调查显示,英国50%的人都用的是中国轮胎。

3、先进工厂重塑山东轮胎形象

  大约从2018年开始,山东轮胎企业纷纷上马4.0智能工厂,相比于传统工厂,智能工厂更加高效,用工更少。包括赛轮、玲珑、三角、华盛、双星、浦林成山、森麒麟、永盛、金宇、枣矿橡胶等十余家轮胎企业,都正在以高品质、高技术含量、先进工厂重塑山东轮胎形象。

4、淘汰落后产能加速,政府支持力度加大

  近几年山东已经将“清理落后产能”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,已经先后发布多项政策。比如,《山东省“十四五”制造强省建设规划》、《全省落实“三个坚决”行动方案(2021—2022年)》、《山东省“两高”项目管理目录(2022年版)》、《2022年山东省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》等。

  同时,轮胎制造大省山东省也在引导优势轮胎企业做大做强。《山东省“十四五”制造强省建设规划》计划,2025年,山东省计划轮胎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;销售收入过100亿元轮胎企业达到8家,其中,过200亿元的2家以上,1-2 家企业进入全球轮胎行业前10位。《东营市橡胶轮胎产业发展规划(2023—2025年)(公开征求意见稿)》也曾表示,将培育3-5家全球领军型轮胎企业,营业收入达到650亿元以上;支持骨干企业并购整合,加快企业上市步伐,包括支持烁元新材料、金宇轮胎、华盛橡胶、恒丰橡塑、兴源轮胎、永盛橡胶等。

5、国际大牌寻求山东轮胎企业做代工厂

  在约10年前,山东大部分轮胎还是主打贴牌产品,替一线品牌代加工,“轮胎之都”成为外界眼中的“轮胎代工厂”。如今,山东轮胎丢弃“贴牌企业”,纷纷开始打造自主品牌。

  截止到2021年,广饶县轮胎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个,山东省名牌产品22个,境外产品认证超200个、马德里注册商标达237个,出口遍布全球六大洲的189个国家和地区。

山东轮胎还有哪些困境?

  虽然山东轮胎企业发展很快,越来越强,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。

1、企业之间良莠不齐,“滥竽充数”企业尚存

  山东轮胎企业经历野蛮生长期间,很多质量不过关的企业也在其中滥竽充数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企业正在加速淘汰。据相关统计,2013年中国纳入统计部门监测的轮胎工厂有565家,但2022年之后仅有180家。

  10年的时间内,倒闭了385家企业,68.1%的轮胎企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。而在未来的3年内,轮胎企业之间的淘汰或将更加厉害。

2、品牌意识薄弱,品牌建设迟迟受不到重视

  《东营市橡胶轮胎产业发展规划(2023—2025年)(公开征求意见稿)》曾指出,目前轮胎企业品牌意识不强,市场推广力弱,依然有部分企业进行贴牌生产,产品价格仅为国际知名品牌的一半、国内一线品牌的2/3。

  《规划》建议,可以借鉴兴源轮胎与优科豪马在品牌方面的合作方式,通过品牌嫁接、品牌授权、并购品牌企业等手段,推动更多的产品进入全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行列。

3、轮胎企业大而不强,缺乏核心竞争力

  目前,山东省虽是轮胎企业主要聚集地,但产业集中度与核心竞争力却非常低。据了解,2021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原配轮胎的竞争力排名前20名中,一家东营轮胎企业都没有。

  并且,在全球75强轮胎企业中,中国轮胎企业众多,但在第一、第二阵营之中,尚无中国企业,高端市场也一直被外国巨头占据。

  这两年,大家都以为山东轮胎的地位在逐渐弱化,但其实山东轮胎正在不断修炼内功,逐渐从以前的以量取胜转变为以质取胜。山东轮胎或将撕去低价低质、假货泛滥的刻板标签。而对于山东的众多企业来说,若想脱颖而出,就要不断发展自身实力,用过硬的产品说话,不断提高自身的研发实力,提高自身轮胎品牌价值,赢得生存空间。

免责声明:本平台的图片素材和文章来自网络,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对您的版权及利益造成侵权,请联系我们,我们深表歉意并迅速删除。文章来源:车与轮店主联盟